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,堪称小麦的“癌症”,是典型的暖湿气候条件诱发的病害,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染,不仅导致小麦产量降低,而且产生的呕吐毒素对人畜有害,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。
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,堪称小麦的“癌症”,是典型的暖湿气候条件诱发的病害,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染,不仅导致小麦产量降低,而且产生的呕吐毒素对人畜有害,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。
关键是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,只能通过提前预防来确保小麦生产。
现在早播小麦已经抽齐穗并开始扬花,晚播小麦也将要抽齐穗,又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。

一、最佳防治期
最佳防治期
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抽齐穗到5%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,抓住有利时机,一星期后再防治一次。但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:1. 抽穗期温度高,小麦边抽穗边扬花,齐穗期可以喷药。2. 抽穗期温度低,日照少,小麦先抽穗后扬花,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。3. 抽穗期遇阴雨天气,赤霉病可能发生流行时,喷药宁早勿晚,不要等到天晴或扬花时再喷施。二、科学用药
科学用药
防治赤霉病在选择农药时药注意科学混用农药或交替用药,杜绝使用单一防病农药或多年使用同一种农药,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。确保所使用的农药具有内吸性治疗作用,全面阻止病害蔓延。三、注意用水量
注意用水量
在保证亩用药量的前提下,亩用水量应在45——60升之间。在加入防病药剂的同时要加入防虫药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。四、推荐药剂
推荐药剂
逐渐减少多菌灵为基础的药剂,优先选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咪鲜胺、丙硫菌唑等药剂如:戊唑咪鲜胺、氰烯戊唑醇等。五、防治口诀
防治口诀
无花早,盛花迟,
见花打药正当时;
晴天见花打药,
阴天见穗打药,
雨天抢先打药,
雨后赶紧打药。